粤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

时间:2023-11-29 06:53:56
粤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

粤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

  粤剧,又称“广东大戏”或者“大戏”,汉族传统戏曲之一,源自南戏,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。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粤剧相关知识,欢迎阅读参考采纳。

一、粤剧的形成

  明代,南戏——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,昆班、徽班及江西、湖南戏班常入粤演出。受外来的薰陶,粤人亦习演戏,继而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,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。”为区别两者,前者被称为“外江班”,后者被称为“本地班”。清道光时,杨掌生先生认为:“广东乐部分为二:曰外江班,曰本地班”。“大抵外江班近徽班,本地班近西班,其情形局面,判然迥殊”。尽管如此,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(明代),它与外江班的区别,主要非是指声腔的迥异,而主要是指该班是由本地人组成。狭义来说,它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;广义来说,也可包括农民、手工业者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演出团体 。

  究竟粤人(本地人)参加戏剧演出活动是何时开始呢?郭秉箴先生在《粤剧古今谈》一文中认为:最早见于明朝归有光编写的《庄渠遗书》,其中记录了明代正德十六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告,内有“倡优隶卒之家,子弟不许妄送杜学。”“不许造唱淫曲,搬演历代帝王,讪谤古今,违者拿问”等语。郭秉箴先生认为这是广东有戏剧演出活动的最早记载,认为通过谕民文示可以反证,说明在明正德年间便有本地人参加演剧,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,广东就有演剧活动。这无疑是一个超前的发 ……此处隐藏437个字……有《胡不归》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。他在以“孤寒种”(吝啬鬼)为主角的组剧中,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,有莫里哀之风。不但在两广、港澳和东南亚等地,为广大观众所倾倒,在美国多年,也深受欢迎。

  粤剧流行于广东、广西、台湾和港澳。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越南、缅甸、柬埔寨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、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,都有粤剧的演出。

二、粤剧的生存和发展

  中国的戏曲艺术,总体上说有共同的生存和发展本质,但各地方戏又因为它独特的生发历史、地域文化和观众群体,又有各自不同的面貌、特征。粤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,基本上完好地保存和反映了广东文化的务实精神,它在中国戏剧舞台二十多年的动荡折腾中,由于它的务实保守精神和保守传统,使得它较少地遭受肤浅的现代文化的干扰与糟践。就是说,粤剧艺术舞台上基本上保守着古香古色的艺术面貌。包括它的演出形式、演员与观众之间的'交流、角儿与戏迷之间的交往,都有传统的意思和风貌。

  粤剧艺术的保守,保守的是戏曲艺术的精髓,即舞台演绎着人情,反映着人性,它很少玩大主题和大概念。近些年中国戏曲界很不安分,都想办法适应浮躁的社会风气,跟随某种文化潮流。这种简单的跟风无一不显得笨拙与落后,以至于文化界现在都开始慢慢回归常识常态了,而戏曲界有的人还一头钻进他所理解的新潮中美滋滋地往前傻冲,且由于用力过猛,惯性太大,都转不过弯来。这就是为什么戏曲界自己干得似乎很红火,但观众不买账、知识界和文化界也不买账的原因。戏曲越来越成了戏曲人自己的事儿,还埋怨社会和观众抛弃了他们,很没文化。粤剧因为保守,实现了自我拯救和自我保全。

《粤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