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句顶一万句》读后感
《一句顶一万句》读后感1历时13小时2分钟读完了这本小说,不知道为什么急匆匆像赶路一样,说实话我是带着疑惑和不解读完这部书的,到最后才明白题目“一句顶一万句”的含义,吴摩西因为一句话,留下终身遗憾;牛爱国为了章楚红没有说出口的一句话,费尽周折,后悔莫及,而这句未说出的话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,胜过前面的千万句话。
读这本小说,我一开始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煕煕攘攘的人流中,分不清谁是主角,这里面有打铁的,染布的,杀猪的,种地的,挑水的,剃头的,卖肉的。形色色,多得说不过来,也记不住。到最后只记住了吴摩西和牛爱国,而他俩冥冥之中有像一个人的轮回。这里面的人物,都给说话有关,有爱说话的,有不爱说话的,有说到一块儿的,有在一块儿却无话可说的,人与人的关系也令人唏嘘,不管开始关系好还是不好,结果都“掰”了,没有长久知心的朋友!没有知心朋友,还不甘心,一直寻找,寻找!从几十年前找到。
现在,一直到我们现在的生活,看,庞丽 娜、章楚红就在你身边, ?说不定你就是牛爱国或老尚!这人如此不安分,都在寻找什么呢?这到底是对还是错,我也说不清!因为我也是凡夫俗子,也在这群人流中前行!
《一句顶一万句》读后感2刘震云的《一句顶一万句》:长篇小说,写的是三教九流小人物的生活、沉浮、悲喜。磨豆腐的,贩葱的,卖驴的,赶车的,卖胡辣汤的,栩栩如生。当然,人的身份及所处的年代都是表象,主要是反应人物的内心世 ……此处隐藏6172个字……是我熟悉的阶层和熟悉的文化。我其实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学要断代。往几十年前推,作家写的是黄土、人文、少数民族、历史变迁,这是非常好的题材,也符合中国国情;如今几十年,作家想写出有深度的作品,题材还是小人物、悲剧、不随世事变迁的少数民族、或者无奈随历史洪流变化的边远山区,等等。
如今的作者还是想往几十年前靠,而且国际对中国主流文学的定性貌似也是这样。能够获奖的都是中国农村题材,展现中国历史的小说。当然可能还有科幻未来型的,比如《三体》,但是我还没有看过。我只是觉得很少有书写现代我们这个阶层写的深刻的。当然也可能因为我们这样的人身上没有爆发点和矛盾点,写出的小说就不会那么跌宕起伏。代表中国大多数的应该不再是穷苦的老百姓了,希望多一些优秀的作品描绘一下都市阶层中产阶级。
《一句顶一万句》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小说。很符合过去的中国平民农村老百姓的生活。日子天天鸡零狗碎地过,天天东家长西家短,看似絮絮叨叨地车轱辘话,人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。能跟你说的上话,我们就是朋友;说不上话了,我们就掰了。小说全篇似一条小河,缓缓地顺着往前推动,不知不觉间两三代人的一生就过去了。(写到这突然觉得时间的真的似流水啊。)结尾部分看似时光还在往前推,通过几个偶然的线索把前两代人的故事也有一些交代。最后的故事是结尾,也是开头,只不过这一段故事告一段落,但能体会到生活仍会这样缓缓地流向远方。中国的乡土文学我看过的也不少了,但这样的叙事结构我还是第一次见,看似没有架构,其实想来,几十年前连字都不认识的普通人,一生又有什么架构呢?这样才更贴近现实吧。
早晨去把书还掉的同时,又借了两本海岩的名作《玉观音》、《永不瞑目》。电视剧我也没看过,让我们期待一下是不是现代中国的代表作吧。